[1] |
李笑予, 张磊, 付磊, 李东波, 汪国友. 三步接骨法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的有限元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4, 42(1): 65-70. |
[2] |
吴研飞, 马剑雄, 卢斌, 王颖, 柏豪豪, 靳洪震, 马信龙. CT后处理技术重建CT值与终板抗压强度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4, 42(1): 71-76. |
[3] |
张悦, 蔡兴博, 张必欢, 王斌, 徐永清. 全腕关节置换术后腕关节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4, 42(1): 112-114. |
[4] |
欧阳北平, 马向阳, 罗春山, 邹小宝, 梁栋柱, 陆廷盛, 陈啟鸰. 钉尾横连与棒-棒横连在后路寰枢椎固定中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3, 41(5): 588-592. |
[5] |
陈文锦, 张树军, 彭伟, 庄胤, 崔巍, 孙振中.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与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3, 41(5): 593-598. |
[6] |
林煜倩, 赵薇, 王建琳, 王玉娟, 余青泠, 饶利兵, 李莉. 个体化“三定式”导向器在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3, 41(5): 599-602. |
[7] |
林文杰, 孙欣, 黄文华, 魏波, 林涛, 梁振明, 钟环, 张欣, 欧阳汉斌. 踝关节融合术后后足关节生物力学分析[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3, 41(2): 212-217. |
[8] |
王亮, 张虎林, 汪小敏, 赖学倩, 杨超强, 王宜灿. LncRNA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前景[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3, 41(2): 245-247. |
[9] |
李锐, 张仁赞, 刘正蓬, 孙贺, 张义龙. 不同融合方式对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br#[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2, 40(5): 599-604. |
[10] |
陈波涛, 樊效鸿, 陈日高, 余洋, 蒋雷明, 李黔春. 电磁导航引导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2, 40(4): 460-465. |
[11] |
童杰, 季伟, 黄志平, 周若舟, 房佐忠, 朱青安. 枕颈区后路柔性动态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2, 40(3): 315-319. |
[12] |
仝铃, 许阳阳, 王一丹, 马渊, 王海燕, 李筱贺. 颈椎前路微型记忆加压合金板的有限元分析[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2, 40(3): 320-326. |
[13] |
童杰, 季伟, 黄志平, 周若舟, 房佐忠, 朱青安. 寰枢椎后路柔性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2, 40(1): 72-77. |
[14] |
余盛, 庞清江. 颈椎间孔韧带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2, 40(1): 109-112. |
[15] |
王高飞, 张珠峰, 魏壮. V-Y延长指背腱膜终腱止点重建术治疗陈旧性锤状指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3): 330-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