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夏振元, 蓝岚, 莫欣鑫, 杨成, 余小平, 李敏. 弥散峰度成像对前交叉韧带早期退变性损伤的评估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3, 41(5): 527-530. |
[2] |
尹帅, 刘媛媛, 庞胤, 隋月林, 张昕悦, 李冰, 陈亚军. 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疗效及影响因素[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2, 40(5): 592-598. |
[3] |
姜文斌, 于胜波 , 隋鸿锦 .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2, 40(3): 369-371. |
[4] |
王长青, 杨荣丽, 付升旗. 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及随访的弥散张量成像观测[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5): 552-556. |
[5] |
王长青, 杨荣丽, 付升旗. 前交叉韧带弥散张量纤维示踪成像观测及临床应用[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4): 405-409. |
[6] |
毛光兰, 李培, 杨荣丽, 付升旗, 王庆志.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弥散张量成像观测[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1): 26-30. |
[7] |
张玉军, 巨积辉, 徐磊, 金乾衡, 赵强, 李祥军, 程贺云, 王本元. 指浅屈肌腱束经骨隧道重建中央腱止点的解剖学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0, 38(1): 6-9. |
[8] |
何敏, 贾芝和, 刘水红, 文毅英, 高志增. 膝关节解剖学参数与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相关性之倾向评分匹配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9, 37(6): 686-690. |
[9] |
陈国立,胡洪新,吴献伟,林妹,戴玉林,林海滨 . 3D打印胫骨隧道导航模块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9, 37(1): 102-106. |
[10] |
黄媛霞,段永壮,陶金刚,明海武.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与非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7, 35(5): 564-566. |
[11] |
唐林峰, 巨积辉, 刘跃飞, 周荣, 胡昌庆, 杨开航, 郭全伟, 侯瑞兴 . 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的显微解剖[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7, 35(4): 376-379. |
[12] |
张磊,郭晓光,祁冀,周鑫,汪国友,扶世杰,李义凯. 食蟹猴单膝ACL损伤模型中ACL与腘绳肌本体感受器的变化[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7, 35(3): 301-306. |
[13] |
吴冰,陆伟,王大平,柳海峰,朱伟民,欧阳侃,李顶夫,李盛.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MRI评分与临床膝关节主、客观功能评分的对比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6, 34(6): 677-684. |
[14] |
徐丛,陈永良,吕永明,戴海峰,李嘉,王永为,刘文涛. ACL断裂单束解剖重建及胫骨隧道扩大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6, 34(5): 572-576. |
[15] |
许锦煌,黄建荣,尹萍,郑沛中,张玮琼,叶培,欧阳振华,黄生辉,刘贵旺. 保留残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恢复的临床意义[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5, 33(5): 584-5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