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顾  问:钟世镇
名誉主编:徐达传
主  编:欧阳钧
主  任:黄美贤
国内发行:广东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订  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46-108
邮  购: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地  址: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510515
电  话:(020)61648203
E-mail:journal@chjcana.com
国内刊号:CN 44-1153/R
国际刊号:ISSN 1001-165X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2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5-25
      
    应用解剖
    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分叶股前外侧肌皮瓣设计的解剖学研究
    陈胜华, 徐达传, 周小兵, 安 高, 钟光明, 吴坤成
    2010, 28(3):  237. 
    摘要 ( 30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分叶股前外侧肌皮瓣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新鲜下肢标本2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重点观察动脉进入股外侧肌的部位,及其在股外侧肌内的分支、分布与吻合情况。  结果    (1)80.8%的降支发自旋股外侧动脉,外径(3.7±0.9) mm,于股直肌深面,沿股外侧肌前缘下降,在起始下方(9.0±3.5) cm处分为内、外两侧支。(2)外侧支营养股外侧肌,肌外血管蒂长(8.1±3.3)cm,在股外侧肌中段肌内行走的全程发出6.6支口径1.0 mm的肌支或肌皮支,平均支间距(1.9±0.9) cm。(3)股前外侧部出现皮支(2.5±1.2)支,外径(0.8±0.3)mm,其中肌间隙穿支占23.8%,而肌皮穿支占76.2%。57.7 %(15侧)肢体有高位皮动脉出现。  结论    (1)可以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分叶股前外侧肌皮瓣,并用不同部位的血管支的距离来调整肌瓣和肌皮瓣的叶间距离,修复不同的创面。(2)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分叶股前外侧肌皮瓣是临床修复复杂创面的一种极佳选择。

    畸形与变异
    主动脉弓分支变异1例
    钟光明, 刘 畅, 肖钊明
    2010, 28(3):  241. 
    摘要 ( 11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解剖
    逆行缝匠肌皮瓣修复小腿皮肤缺损应用解剖学
    左荣跃, 史增元, 尹维刚, 俞 淼, 毛海蛟
    2010, 28(3):  242. 
    摘要 ( 33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设计逆行缝匠肌皮瓣转位修复小腿皮肤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解剖观测 40侧缝匠肌的动脉来源、走行、外径、分布及吻合。取4侧新鲜成尸下肢标本进行动脉造影,观察缝匠肌内动脉吻合。 结果    营养缝匠肌的动脉为6~7支,呈节段性分布,缝匠肌的上1/5段动脉来源于旋髂浅动脉、旋股外侧动脉或股深动脉,中2/5段动脉来源于股动脉,下2/5段动脉来源于隐动脉。隐动脉起点位于内收肌结节上(10.2±1.0)cm处,外径(1.5±0.2)mm,向下发出3~5个分支入缝匠肌,隐动脉终末支在膝下内侧参与膝关节网。缝匠肌的各节段动脉在肌内分为4~7支沿缝匠肌纵轴走行,相邻动脉的分支在肌内形成链型吻合,吻合处外径0.3 mm左右。深筋膜表面有皮动脉和肌皮动脉形成的链式血管吻合网,营养缝匠肌表面的皮肤。 结论    缝匠肌内动脉链型吻合为逆行缝匠肌皮瓣供血,扩大了该肌皮瓣的切取长度,故以隐动静脉为血管蒂的逆行缝匠肌皮瓣可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

    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大鱼际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
    赵英波, 侯书健
    2010, 28(3):  245. 
    摘要 ( 24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介绍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大鱼际皮瓣的显微解剖学基础,为该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解剖20只成人新鲜尸体手标本,于远侧腕横纹上方约10 cm处解剖出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桡动脉的伴行静脉及头静脉灌注蓝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察大鱼际皮肤动脉、静脉、神经来源、分支及吻合情况。其中5只标本于桡动脉掌浅支起始处灌注墨汁,测量皮肤染色范围。 结果 桡动脉掌浅支起始处外径为(1.40±0.22)mm,长度为(2.0±0.5)cm,皮瓣可切取面积为2  cm×3 cm~4 cm×5 cm。静脉回流有两种途径,神经支配以正中神经掌皮支为主。  结论 桡动脉掌浅支起始与走行恒定,口径适当,可设计以桡动脉掌浅支及其伴行静脉或浅静脉为蒂、带正中神经掌皮支的大鱼际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缺损。

    畸形与变异
    左肺3叶变异1例
    王 枫, 张福清, 曲永松, 安月勇, 裴燕芳, 韩文祥
    2010, 28(3):  247. 
    摘要 ( 9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解剖
    颈椎后路手术相关结构三维可视化研究
    傅 栋, 靳安民, 罗 毅, 张 宇
    2010, 28(3):  248. 
    摘要 ( 18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寻求建立颈椎后路手术相关结构数字模型及三维可视化方法。  方法 取健康志愿者头顶至第3胸椎下缘连续CT/MRI断面图像,Mimics软件对骨骼,肌肉,神经等组织用半自动方法进行分割和重建,MedCAD(医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对细小解剖结构重建,三维化显示颈椎后路手术相关解剖结构。  结果    建立颈椎后路手术相关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显示骨性结构、颈背部由浅入深4层17组肌肉、4组韧带、C1~T2脊神经后支和颈部浅层肌等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  结论    在颈背部三维可视化模型基础上,参照解剖学层次逐层显示该手术相关重要结构,为该手术解剖教学、手术培训提供医疗教学平台。

    中下胸椎肋凹位置的研究及侧前方置钉数字化模拟
    李筱贺, 李少华, 由 博, 李志军, 王 星, 陈海芳, 张业辉, 徐达传
    2010, 28(3):  251. 
    摘要 ( 29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临床提供中下胸椎侧前方固定以肋凹为参照物的解剖学数据。  方法 在25~60岁(平均43岁)40例完整的中下胸椎(T4~12)标本中测量肋凹前缘与椎孔前缘间距离(DCFC),椎孔前缘与椎间孔前缘间距离(DCF),肋凹下缘与上终板上缘的距离(DIFSP);对6例T4~12非脊柱疾患CT资料三维重建,模拟置钉并测量其钉道长。  结果 肋凹前缘与椎孔前缘间距离,在胸椎中下段由正变负;椎孔前缘与椎间孔前缘间距离,在胸椎中下段变化不大,最小值出现在T6,最大值出现在T4。肋凹下缘与上终板上缘的距离由T4到T12逐渐增大,呈直线上升的趋势。随着椎序的增加,置钉点坐标逐渐移向椎体前上方,钉道也逐渐增长。  结论 随着椎序的增加,肋凹逐渐向后下方移动,其位置有规律可循,可以作为胸椎中下段侧前方置钉的参照点,其钉道长随椎序逐渐增大,可参考本文数据进行置钉点和螺钉长度的选择。

    脊柱胸腰段侧面血管解剖与影像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欧阳厚淦, 周 兵, 丁自海
    2010, 28(3):  255. 
    摘要 ( 16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胸腔镜下行脊柱胸腰段前路手术提供节段血管解剖学基础。 方法    (1)观测29具(58侧)经防腐处理的成人尸体标本脊柱胸腰段侧面血管神经的走行、分布及毗邻关系。(2) 对25(50侧)例正常成人行脊柱胸腰段造影后CT扫描,然后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其图像上的脊柱胸腰段侧面血管走行、分布及毗邻关系进行观测,分析。  结果    观察了脊柱胸腰段侧面的节段血管的具体走行及毗邻关系,且动脉有两个主要分支。上下位节段血管间构成了一个相对无血管神经的“安全范围”,椎间隙(盘)恰好位于该“安全范围”内;并且测量了相关数据。各椎间血管“安全范围”在T10/11 、T11/12  T12/L1 、 L1/2、L2/3椎间逐渐增大,尸体标本与影像上分别依次为(23.38±0.88)、(25.57±0.95)、(29.07±1.11 )、(32.63±1.28)、(33.62±1.47)mm和(23.43±1.40)、(25.63±2.01)、(29.13±2.10)、(32.59±2.10 )、(33.52±2.11)mm。 结论    安全空间可以提供足够的手术空间,并在术前可以通过对CT三维图像观察并测量安全空间而制定手术方案。

    股骨近端髓腔三维解剖测量
    张 晟, 余 斌, 罗吉伟, 黄梦全, 黄华军
    2010, 28(3):  258. 
    摘要 ( 20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测量国人股骨近端髓腔形态,探讨适合国人的股骨近端髓内钉设计方案。 方法 选取120侧(男性55侧,女性65侧)正常成人单侧股骨近端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图像分析软件对股骨近端的髓腔内径及髓腔开大指数行三维解剖测量,研究其与身高、年龄之相关性,及性别差异,并与国内外数据进行综合比较。  结果 以小粗隆中点为参考点(T),男、女性组髓腔内径分别为:T+20(44.79± 5.42)mm和(39.79±4.96) mm;T+10(34.00±3.64) mm和(32.06±3.29) mm;T(26.93±3.71)mm和(24.18±3.31)  mm;T-20((18.65±2.96) mm和(18.21±2.60) mm;峡部(10.40±1.45)mm和(10.15±1.05) mm。男女组T+20、T+10、T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01);T-20、峡部处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身高与各组间数据存在正相关关系,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骺端髓腔开大指数呈负相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年龄与髓腔内径参数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各组髓腔开大指数间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东西方人、男女性之间股骨近端髓腔内径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治疗粗隆间骨折时需要充分评估其股骨近端内径,选用合适的内固定器械。

    神经内镜下侧脑室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吴春富, 陆 华, 梁建广, 吴卫江, 蒋云召
    2010, 28(3):  262. 
    摘要 ( 45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神经内镜下侧脑室、第三脑室的重要解剖学结构,为神经内镜下治疗脑室病变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 方法 对10具成人尸头分别采用冠状缝前侧脑室前角、三角区及后角3种入路在神经内镜下观察脑室结构并测量数据。 结果 (1)侧脑室前角入路可清晰显示侧脑室前角和体部,室间孔的Y形结构,且可以通过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2)冠状缝前穿刺点到侧脑室、室间孔距离为(28.7±2.6)mm、(55.1±2.8)mm,侧脑室前角到室间孔距离为(30.8±2.3)mm,室间孔长、宽径为(5.6±1.4)mm、(3.2±1.1) mm,中间块长径、宽径为(6.3±1.8)mm、(3.4±1.2)mm。(3)侧脑室后角及三角区入路可以观察到侧脑室体部结构及脉络丛。 结论 (1)冠状缝前侧脑室前角入路是处理侧脑室、室间孔区及第三脑室病变的理想入路;  (2)侧脑室后角入路是治疗侧脑室后角及三角区病变的理想入路;  (3)侧脑室三角区入路应用价值低。

    畸形与变异
    锁骨舌骨肌1例
    毛苡泽, 刘玉淳, 叶鸿翔, 王晓芳, 刘仁刚
    2010, 28(3):  284. 
    摘要 ( 18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断层影像解剖
    MSCT图像后处理在显示翼腭窝结构中的价值
    张 旭, 柳 澄
    2010, 28(3):  285. 
    摘要 ( 18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的各向同性扫描对于翼腭窝结构及其相关通道的完整显示,多平面重组(MPR)步骤,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运用Siemens 16 CT扫描仪行鼻窦螺旋CT检查,选取 100名无翼腭窝及其通道病变的成人,由工作站进行容积显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组 (MPR),观察翼腭窝结构及其通道的形态、走行。 结果 圆孔、翼管、蝶腭孔、翼腭管、腭鞘管、犁鞘管在其最佳辨认方位上显示率分别为99%、98%、99%、96%、96%、85%。 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多方位而且直观地显示翼腭窝骨性结构及其通道,能为早期发现相关病变及为制订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

    冠状动脉正常解剖及变异的双源CT研究
    张 刚, 成官迅, 刘 婷, 张 静, 黎 蕾
    2010, 28(3):  290. 
    摘要 ( 24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对冠状动脉正常解剖及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9 年5月至2009年10月行双源CT检查的638例冠状动脉影像资料,分析冠状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变异情况。结果 638例中,左优势型占2.8%(18例),右优势型占89.0%(568例),均衡型占8.2%(52例)。冠状动脉变异占9.4%(60 例),其中,心肌桥32例,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3例,左冠状动脉高位开口8例,副冠状动脉8例,左主干缺如3例,单一冠状动脉2例,左回旋支冠状动脉瘤1例,无冠窦左房瘘1例,左回旋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1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窦1例。 结论 双源CT 冠状动脉成像能准确直观地显示冠状动脉解剖及变异,可作为冠状动脉变异的早期筛查手段。

    PACS在颈椎后方结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贾卫斗, 贾薇薇, 杨 飞, 杨博贵, 郑铁钢, 许英杰, 云得才, 孙 华
    2010, 28(3):  294. 
    摘要 ( 21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图像存储传输系统(PACS)结合CT片测量颈椎后方解剖学结构,为临床颈椎椎弓根置钉提供资料。  方法 利用PACS结合CT片,由5名脊柱外科医师对2000例正常人颈椎椎弓根的矢状位及横断为进行精确测量,得出椎弓根的长度、宽度、高度、向内侧倾斜、向头、尾侧倾斜角度的数据值, 并分别计算各节段左右侧椎弓根测量值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寰椎入钉点距离一般在后弓中点旁开17~20 mm,在C2~7各椎弓根均有髓腔,C2~7椎弓根的高度大于宽度,C3、C4椎弓根直径最小,仍可置入3.5 mm的螺钉。寰枢椎螺钉在矢状面入钉角向头侧倾斜为正角,下颈椎螺钉向尾侧倾斜为负角,C4接近水平, C5~7负角逐渐增大, C7可达-19°左右。在横断位上测量的椎弓根的进钉角度显示,其中C2最小,下颈椎椎弓根具有变异性,术前利用CT片通过PACS进行精确测量,指导术中准确选钉与安全置钉具有指导性意义。   结论 应用PACS系统结合CT片术前测量,能够指导术中安全置入颈椎椎弓根螺钉,明显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腰椎退行性变终板形态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
    王 飞, 江建明, 王凤龙, 付兆宗, 张兆飞
    2010, 28(3):  299. 
    摘要 ( 20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下腰痛患者的软骨终板形态改变,并进一步研究软骨终板形态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研究84例下腰痛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腰椎普通X线及MRI检查,依据MRI正中位像进行软骨终板形态分类及T2像对腰椎间盘退变分级,在侧位平片上进行椎间盘高度测量。  结果  退变腰椎软骨终板形态以扁平型多见。腰椎退行性变其椎间盘退变程度随凹形、扁平形到不规则形逐渐加重,且各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退变椎间盘高度随凹形、扁平形到不规则形逐渐降低,但扁平形与不规则形相比统计学差异不明显。  结论    腰椎退行性变中扁平型软骨终板患者出现几率较高。凹形、扁平型和不规则形腰椎退行性变患者的腰椎间盘退变程度逐渐加重,扁平型和不规则形椎间隙高度降低明显,这对椎间盘髓核假体置换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畸形与变异
    马蹄肾1例
    李贵宝, 王立芹, 刘树伟
    2010, 28(3):  302. 
    摘要 ( 8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研究
    Reversine对小鼠C2C12成肌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汪海仪, 吴佳明, 王乐禹, 秦建强, 余 磊, 宋辰刚, 王 齐, 邱小忠
    2010, 28(3):  303. 
    摘要 ( 20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初步探讨Reversine对小鼠C2C12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 C2C12成肌细胞系.实验第一步分三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1μM Reversine处理12h组,C组:1μM  Reversine处理24 h组。上述三组用Annexin-V/PI双染法处理C2C12成肌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三组C2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第二步分五组:D组:正常对照组,E组:单独1 μM Reversine处理7d,F组:单独成骨诱导7 d,G组:1 μM Reversine诱导12h+单独成骨诱导7d,H组:1μM Reversine诱导12h+1 μM Reversine联合成骨诱导7 d。上述五组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五组C2C12成肌细胞分化抑制因子(ID2),肌肉发生调节因子(Myogenin),生肌因子后结蛋白(Desmin)mRNA的表达。  结果 与A组相比,C组1μM Reversine处理24h能引起C2C12细胞明显的凋亡,B组1 μM Reversine处理12 h的C2C12细胞未见明显的凋亡。与D组相比,E组和H组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F组和G组细胞逐渐增殖并融合。 结论 Reversine能够显著的抑制成肌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

    畸形与变异
    颈外静脉属支及注入颈内静脉变异1例
    吴国运, 梁成青, 黄大元, 熊 键, 朱耀峰
    2010, 28(3):  307. 
    摘要 ( 17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研究
    应力刺激下兔冈上肌腱急性断裂术后腱-骨修复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
    李 森, 靳安民, 付国建, 王鹏成, 闵少雄, 张 辉
    2010, 28(3):  308. 
    摘要 ( 19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应力刺激对其腱-骨修复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影响,探讨应力刺激在肩袖损伤术后腱-骨修复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1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术前随机选取两只白兔处死,以熟悉解剖结构及对照用。余16只白兔随机分为2组: A组(应力刺激组)与B组(非应力刺激组)。A组术后第2周开始训练;B组正常笼养。分别于术后2、4、6、8周训练结束后处死,取材,每次每组各处死两只,行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检测。 结果 ⑴术后2周,两组胶原染色阳性,但无明显差别;⑵术后4周,两组胶原染色阳性,A组Ⅰ、Ⅲ型胶原染色颜色均较B组深,且稍显均匀,犹以Ⅲ型胶原为明显;⑶术后6周,Ⅰ、Ⅲ型胶原染色阳性分布均较前广泛, A组较B组明显,且胶原纤维排列相对有序;⑷术后8周,A组胶原排列相对更为有序,Ⅰ型胶原染色较Ⅲ型更为均匀分布,Ⅲ型胶原明显减少。  结论 应力刺激能够促进兔冈上肌腱急性断裂术后腱-骨界面胶原合成,从而促进肩袖损伤术后腱-骨修复。

    Mrh-aFGF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神经元的保护
    肖春苟, 沈伟哉, 郭国庆, 李校堃
    2010, 28(3):  312. 
    摘要 ( 16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重组人改构体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h-aFGF) 对帕金森病(PD) 大鼠黑质神经元病变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D组、生理盐水(NS)处理组、 Mrh-aFGF 处理组,每组18只。 6-OHDA 分别注入左侧黑质和腹侧被盖区后建立PD 大鼠模型,侧脑室内注射Mrh-aFGF,用阿扑吗啡诱导旋转行为;Nissl 染色法观察大鼠黑质神经元病理学改变;电子显微镜观察黑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均未出现旋转行为;PD组术后旋转速度逐渐加快;NS 处理组旋转行为未见明显改善;Mrh-aFGF 处理组旋转速度明显减慢(P<0.05);PD组及NS 处理组大鼠损毁侧黑质神经元数目较健侧显著减少(P<0.05);Mrh-aFGF 处理组术后1周、2周、4周损毁侧神经元数目均较PD组及NS 处理组明显增加(P<0.05);PD组大鼠黑质神经元超微结构明显受损,出现核固缩,线粒体肿胀、嵴消失,粗面内质网扩张、脱颗粒,以及突触前后膜肿胀,突触间隙消失,Mrh-aFGF处理组黑质神经元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善。  结论     Mrh-aFGF能改善PD大鼠的旋转行为,减少PD大鼠黑质神经元的丢失,并改善其黑质神经元的超微结构。

    面神经局部缺血对面神经及面神经核的影响
    陈志宏, 马 泉, 谢利德, 颜 勇, 薛景凤
    2010, 28(3):  317. 
    摘要 ( 12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面神经局部缺血对面神经及面神经核的影响,为临床腮腺切除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家兔,采用同体对照的方法,模拟人腮腺切除手术。实验侧于手术显微镜下,游离面神经并破坏其外血管系,切除腮腺。术后家兔存活4周,观察以下指标:分别检测家兔实验侧和对照侧面神经颊支的传导速度、CMAP波幅和潜伏期;取双侧茎乳孔外面神经干,透射电镜下观察面神经超微结构的变化;取双侧面神经核,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面神经核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表达的变化,PCR-ELISA法观察面神经核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 实验侧面神经颊支的传导速度明显低于对照侧、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侧、波幅明显低于对照侧(P<0.01,P<0.05)。实验侧面神经超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以轴索变性为主,包括轴索内微丝增生、断裂,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变性轴索溶解等。实验侧面神经核CHAT的表达和端粒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侧(P<0.01,P<0.05)。 结论 游离面神经破坏其外血管系切除腮腺,可导致面神经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面神经传导功能下降,进而导致面神经核神经元合成乙酰胆碱的含量下降、神经元凋亡增加;提示临床腮腺切除时,应尽可能保护面神经外血管系,以减少面瘫的发生。

    不同年龄兔脑基底动脉缝隙连接蛋白Cx37 的表达及意义
    林雪群, 祝高春, 万丽丹, 薛国勇, ??迅
    2010, 28(3):  321. 
    摘要 ( 22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年龄兔脑血管缝隙连接蛋白(Cx37)的表达,探讨Cx37在调节脑血管舒缩活动方面的作用。 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技术测定幼年、成年和老年兔脑基底动脉缝隙连接蛋白Cx 37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年龄兔脑基底动脉Cx37蛋白的表达。  结果    大白兔脑基底动脉血管组织中存在Cx37 的表达,并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幼年兔表达较少,至成年兔达高峰,而老年兔逐渐减少;成年兔脑基底动脉Cx37 的表达较幼年兔明显增高,老年兔表达降低。结论    不同年龄兔脑基底动脉血管组织缝隙连接蛋白的表达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尤其以成年兔明显,提示缝隙连接蛋白在调节成年兔脑血管运动和舒缩活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老年兔脑血管缝隙连接蛋白表达减少,可能与老年性脑血管硬化有关。

    大鼠迷走神经和膈神经的解剖相关性实验研究
    温竣翔, 李 昕, 孙贵新, 李立钧, 谭 军
    2010, 28(3):  324. 
    摘要 ( 22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大鼠迷走神经移位膈神经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大鼠的膈肌功能提供显微解剖学依据。  方法 10只健康雌性SD大鼠在10倍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双侧膈神经、迷走神经及其分支。用数显卡尺测量迷走神经与膈神经在“膈神经主干起始平面”、“锁骨上平面”、“入膈肌平面”的相对距离,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各平面迷走神经和膈神经的直径。   结果 在颈部,迷走神经直径为(0.3284±0.0247)mm,膈神经直径为(0.2267±0.0164)mm,二者的相对距离很接近,无论是在“膈神经主干起始平面”还是“锁骨上平面”,平均都不超过2.5 mm;在“入膈肌平面”平面,迷走神经直径为(0.2912±0.0326)mm,膈神经直径为(0.2794±0.0282)mm,二者的相对距离较颈部远,左侧为(8.71±0.804)mm,右侧为(6.203±0.952) mm。   结论 (1)在颈部,迷走神经与膈神经的直径相差不大,相对距离很接近,二者可直接无张力缝合。(2)在入膈肌平面,迷走神经与膈神经的直径大致相同,相对距离稍远,但将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向上游离一段距离后仍可实现二者的直接无张力缝合。

    蛋白基因产物9.5与神经丝蛋白标记瘢痕神经效果的比较
    王一兵, 何剪太, 冯永强, 李 昊, 张阳德
    2010, 28(3):  327. 
    摘要 ( 16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与神经丝蛋白(NFP)对瘢痕组织内神经纤维的染色效果。  方法    采取瘢痕组织标本25份,由两实验者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技术以PGP9.5、NFP作为神经标记物进行实验,测量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灰度并计算神经容积分数NVF,对免疫阳性神经纤维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实验者、标记物对染色以及两标记物染色阳性率的差异。 结果  ⑴实验者对实验数据没有造成显著差异(F=0.542,P>0.05);⑵PGP9.5组的灰度值51.55±41.47,显著低于NFP组的81.38±32.1,(P  <0.05);⑶PGP9.5组NVF值为0.57±0.38,显著低于NFP组的NVF0.82±0.28,(P<0.05);⑷PGP9.5染色阳性率也低于NFP组(P<0.05)。结论 PGP9.5标记人瘢痕神经纤维的效果不如NFP。

    临床生物力学
    骨盆垂直不稳定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陈 亮, 黄继锋, 赵卫东, 蔡贤华, 陈庄洪, 韦 涛
    2010, 28(3):  330. 
    摘要 ( 19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人体骨盆标本制作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模型,研究垂直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中骶髂复合体生物力学损伤特点。 方法 成年男性冰冻骨盆标本6具,固定于MTS生物材料试验机上以2 m/s速度进行动态撞击,记录骶髂关节出现完全骨折脱位所需的最大撞击力及响应时间,用步态分析仪的动作捕捉系统测量骶髂复合体中韧带完全破坏时骶髂关节空间三维位移,解剖学方法观察骶髂复合体损伤特点。 结果 成功制备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损伤模型,单侧骶髂复合体完全损伤所需的撞击力峰值平均值(4.05±0.42)kN,标本响应时间平均值为(22.99±1.89)ms,骶髂关节最大垂直位移平均为(8.15±1.34) mm;骶髂复合体损伤以经骶髂关节骨折并脱位为多,髂腰韧带均表现为连同第四、五腰椎横突骨折,骶髂腹侧韧带相对薄弱易于髂骨止点处撕裂,骶髂后短韧带易发生髂骨侧的撕脱骨折,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及盆底肌肉损伤不明显。  结论    骨盆垂直不稳定性骨折中骶髂复合体损伤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当骶髂关节垂直位移超过0.9 cm时提示后方骶髂复合体的韧带结构已全部破坏,骨盆环处于绝对不稳状态。

    临床研究
    腓骨短肌肌瓣的血供研究与临床应用
    朱迪喜, 李联祥, 徐建华, 吕志军, 栗庆东, 王文平, 张艳军, 柴利军, 苑昭奖
    2010, 28(3):  334. 
    摘要 ( 15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腓骨短肌血供的解剖学特征,探讨临床应用腓骨短肌肌瓣和以腓骨短肌为蒂的组织瓣内移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或治疗胫骨骨不连的可行性。  方法    30例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下肢标本,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察腓骨短肌的血管来源、走行及分布情况;临床上设计切口取腓动脉的弓形动脉分支为蒂,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和胫骨骨不连患者10例。  结果    腓骨短肌血管呈节段性分布,主要来自腓动脉的弓形动脉,最远侧的分支平均位于外踝上(50.81±5.45) mm;根据腓骨短肌及血供特点,临床设计的腓骨短肌肌瓣应用于10例患者,均获成功。  结论    腓骨短肌血供丰富,逆行腓骨短肌肌瓣血供可靠,是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和胫骨骨不连的一种理想肌瓣。

    畸形与变异
    颈外静脉走行变异 1例
    易思思, 陶文强, 黄文华
    2010, 28(3):  338. 
    摘要 ( 9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临床研究
    前路骶髂关节融合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
    黄炳生, 陈立安, 陈健民, 廖乐粤, 黄炯锋
    2010, 28(3):  339. 
    摘要 ( 22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报道前路钢板螺钉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采用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21例。   结果    21例骶髂关节脱位患者均施行前路骶髂关节融合术,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2.5个月)。全部患者下地行走,17例无疼痛,4例轻度疼痛,无再次脱位等并发症发生,均恢复正常生活。  结论    前路骶髂关节融合术能有效恢复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具有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的优点。

    肩袖损伤诊断与治疗方法的选择
    梁江声, 黄必留, 谭加群, 徐自强
    2010, 28(3):  342. 
    摘要 ( 18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肩袖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并评价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04年7月~2008年7月收治的48例肩袖损伤患者,依患者分类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及手术治疗。非手术综合治疗组17例,采取休息制动、中药或非甾体抗炎药口服、外用药物、封闭、牵引等方法。手术组31例采用肩关节外侧切口,切除喙肩韧带,肩峰成形,探查修整肩袖,褥式缝合冈上肌腱、冈下肌腱及肩胛下肌腱,术后肩关节外展位石膏固定。  结果     48例均得到半年以上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采用UCLA评分系统评价,其中手术治疗组中优20例,良10例,差1例,术后优良率96.8%,非手术综合治疗组优8例,良6例,差3例,优良率82.4%。  结论    对于NeerⅡ、Ⅲ期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是提高效果的关键。

    技术方法
    视觉传导路及毗邻结构标本的设计和制作
    肖阳阳, 贺文龙, 刘佳丽, 王文静, 龚家骥, 柴小山, 王 淼, 张建一
    2010, 28(3):  345. 
    摘要 ( 12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研究进展
    朱孜冠, 唐举玉
    2010, 28(3):  347. 
    摘要 ( 9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畸形与变异
    右食管后锁骨下动脉与左头臂静脉位置异常1例
    崔英健, 徐江发, ??伟
    2010, 28(3):  350. 
    摘要 ( 10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TFCC的解剖临床研究进展
    张锋磊, 刘志刚
    2010, 28(3):  351. 
    摘要 ( 12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畸形与变异
    腹腔内脏器官不全转位1例
    丛桂成, 劳 明, 陈杰华, 莫小敏, 周 俊
    2010, 28(3):  353. 
    摘要 ( 14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罕见永存动脉干伴多处血管变异1 例
    费笑非, 李 旸, 郭剑磊, 张晓琦, 旷 梁, 王 杨, 沈博文, 张 路, 陈 聪, 高林丰, 胡乔生, 李七渝
    2010, 28(3):  355. 
    摘要 ( 13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