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顾  问:钟世镇
名誉主编:徐达传
主  编:欧阳钧
主  任:黄美贤
国内发行:广东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订  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46-108
邮  购: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地  址: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510515
电  话:(020)61648203
E-mail:journal@chjcana.com
国内刊号:CN 44-1153/R
国际刊号:ISSN 1001-165X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5-05-25
      
    应用解剖
    颈椎硬脊膜后方膜椎韧带的解剖学研究
    郑雪峰,史本超,杨杰,李阳,王宇龙,丁自海
    2015, 33(3):  241-245.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01
    摘要 ( 9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颈椎硬脊膜后方膜椎韧带的解剖学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内窥镜下观测13具成人防腐标本颈椎硬脊膜后方膜椎韧带的形态学特点,随后打开椎管,肉眼及手术显微镜下对膜椎韧带进行观测,记录其起止点、走行方向。用游标卡尺测量膜椎韧带的长度、宽度、厚度或直径。对膜椎韧带进行HE染色、Masson三色法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结构特点。  结果 13例颈椎标本中硬脊膜后方均有膜椎韧带出现,膜椎韧带将硬脊膜向后连于椎板或黄韧带。膜椎韧带与黄韧带连接较紧密且数量居多,占72.4%。膜椎韧带在C1/2、C4/5黄韧带出现率为100%,C1/2黄韧带处膜椎韧带厚度最大,为(1.04±0.61)cm(0.3~2.01 cm)。膜椎韧带多呈前上后下走行。根据形态特点可将膜椎韧带分4型:条带型、条索型、网格型、薄片型。光镜下观察膜椎韧带由大量密集排列的胶原纤维构成。  结论 颈椎硬脊膜背部膜椎韧带是将硬脊膜连于椎管后壁的正常结构,其两端分别与硬脊膜背侧及椎管后壁尤其是黄韧带连接紧密,膜椎韧带可牵拉固定硬脊膜,从而维持脊髓在椎管中的相对位置。另外膜椎韧带可能是颈椎后路手术中硬脊膜撕裂及硬脊膜外出血的解剖学因素,建议相关手术中先予辨认并切断。

    踝关节内侧韧带的解剖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谢龙,黄东,江奕恒,卓日波
    2015, 33(3):  246-248.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02
    摘要 ( 18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踝关节内侧韧带解剖结构特点,为临床微创修复踝关节内侧韧带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剥离解剖8例男性成人无病变下肢标本,对踝关节内侧韧带进行形态学观察,采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踝关节内侧韧带分深、浅两层:浅层韧带束从内踝前侧至后侧分为胫舟韧带(长18.22~26.14 mm)、胫弹簧韧带(长6.24~10.40 mm)、胫跟韧带(长10.32~14.36 mm)和胫距后韧带浅层(长8.32~13.52 mm)。深层结构包括胫距前韧带(长11.32~15.62 mm)和胫距后韧带深层(长10.22~12.60 mm,宽6.72~9.84 mm,厚1.72~2.24 mm)。  结论 依据踝关节内侧韧带的走行有助于分辨其组成层数及束数,掌握踝关节内侧韧带的解剖特点,有利于设计合理的手术方案。

    逆行腓骨肌肌皮瓣设计的解剖学研究
    曹磊,赵志杰,谭建国,李美秀立,彭田红,陈胜华
    2015, 33(3):  249-253.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03
    摘要 ( 4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逆行腓骨肌皮瓣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新鲜下肢标本2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测腓动脉、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及其表面皮肤与营养血管的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的情况;新鲜标本2具,动脉灌注乳胶、氧化铅混悬液,CT扫描后三维重建小腿与足部血管。  结果    腓动脉起始外径(3.7±0.7) mm,多条分支供给比目鱼肌、 长屈肌、腓骨长、短肌及表面皮肤。腓动脉穿支的血管蒂可游离长度为(3.5±1.3) cm。腓动脉终末穿支在胫腓骨骨间膜中穿出,外径(1.2±0.4)mm,分为升支和降支。腓骨短肌肌腹的上部有一支较粗的腓浅动脉发自胫前动脉,向前穿骨间膜行于腓骨长肌与小腿前群肌之间,管径(1.8±0.5) mm,行向下营养腓骨短肌、腓浅神经和小腿前外侧部皮肤。 结论    以腓动脉中、下部穿支或终末穿支与其它血管的吻合部为蒂,可以设计切取逆行腓骨长、短肌肌皮瓣,修复小腿下部及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游离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全手脱套伤可行性研究
    蓝波,巨积辉,刘跃飞,唐林峰,吴建龙,张广亮,侯瑞兴
    2015, 33(3):  254-258.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04
    摘要 ( 5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游离双侧股前外侧皮瓣瓦合修复全手脱套伤的可行性。  方法 (1)对50例健康、无手部残疾和疾病的成年人,分别测量手部掌、背侧皮肤纵长及横宽,记录测量数据及统计分析,计算修复全手脱套伤所需手供皮量;(2)在2具新鲜尸体标本上,建立左手全手脱套伤模型,将全手脱套伤的模型分成掌侧和背侧两部分分区修复。掌侧创面设计一侧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背侧创面则设计对侧股前外皮瓣修复,两块皮瓣瓦合后修复全手脱套伤创面。  结果 50例活体测量数据,掌侧皮肤纵长为(13.84±0.88)cm(12.51~15.03cm),宽为(14.48±1.11)cm(12.85~16.66cm),背侧皮肤纵长为(12.15±1.09)cm(10.77~13.77cm),宽为(14.92±1.11)cm(14.92~17.33)cm,均较文献报道股前外侧皮瓣的最大可切取值小。结论 游离双侧股前外侧皮瓣完全可以覆盖手掌侧、背侧创面,设计两块皮瓣瓦合修复全手脱套伤术式具有可行性。

    腕掌侧双通道改良手术入路治疗桡尺骨远端骨折的解剖学基础
    李征,张振伟,徐达传,余少校,白印伟,林慧鑫,曾锦浩,叶学浪
    2015, 33(3):  259-261.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05
    摘要 ( 9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报道腕掌侧双通道入路治疗桡尺骨远端骨折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方法    10侧新鲜成人尸体上肢标本,于腕掌侧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做纵行切口,进入皮下后向桡侧、尺侧绕过腕管内结构,通过双通道入路来观测桡骨、尺骨远端的暴露情况。 结果   在腕横纹上方3.0 cm水平,桡侧通路牵拉最大横向暴露距离为(3.0±0.29) cm,尺侧通路牵拉最大横向暴露距离为(2.3±0.26) cm,桡侧通路暴露桡骨远端尺侧半效果欠佳,而尺侧通路可以有效暴露桡骨远端尺侧半及尺骨远端。 结论    腕掌侧双通道改良手术入路治疗桡尺骨远端骨折具有可行性,暴露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十二指肠大乳头血供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张国飞,石小田
    2015, 33(3):  262-264.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06
    摘要 ( 7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 与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 (EPBD)取结石术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1)20例乳胶动脉血管灌注胰腺十二指肠标本,解剖观测十二指肠大乳头血供的来源、数量,营养血管起始处直径、至Vater壶腹和十二指肠大乳头开口的距离。前、后弓最凸处与十二指肠内缘、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的距离。(2)按胰十二指肠正常解剖学位置摆放,以十二指肠大乳头的开口为圆心,十二指肠大乳头背面纵轴为12~6点轴,横轴为9~3点轴,顺时针依次定点,观察动脉分布特点。  结果 (1) 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弓各发出2支营养血管至十二指肠大乳头。前弓2支血管起始处直径分别为(1.3±0.1、1.0±0.2)mm,至Vater壶腹和十二指肠大乳头开口的距离分别为(5.7±0.6、6.0±0.4)mm、(16±0.9、16±1.5)mm。后弓2支血管起始处直径分别为(0.62±0.02、0.98±0.06)mm,至Vater壶腹和十二指肠大乳头开口的距离分别为(20±1.5、16.4±0.4)mm、(25±1.2、19.2±0.6)mm。前、后弓最凸处与十二指肠内缘、肝胰壶腹的距离分别为(4.05±0.1、3.1±0.15)mm、(10.5±1.5、13.2±1.6)mm。(2)十二指肠大乳头前壁第1支血管位于9~10点钟方位,第2支位于2~3点钟方位;后壁第1支动脉血管位于8~9点钟方位,第2支位于4~5点钟方位;8~10点钟方位血管最集中,2~5点钟方位血管次之,11~1、6~7点钟方位血管供应最少。  结论 临床EST Oddi括约肌切开和EPBD取结石时,易损伤十二指肠大乳头血管,需小心保护。EST可在11~1或6~7点钟方位行乳头切开。

    眶下孔相关径线测量及定位研究
    孙雪梅,徐剑,孙波,赵晓晖,王振江,沈维高
    2015, 33(3):  265-268.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07
    摘要 ( 6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测量完整人颅骨的眶下孔的相关径线,为临床应用提供数据。  方法 用游标卡尺测量60例(120侧)成人眶下孔内径的长径和短径,并观察孔的形状,观察副孔的数量。测量眶下孔到眶下缘的距离,切此线与面部前正中线平行。测量眶下孔到梨状孔外缘的距离,切此线与面部前正中线垂直。 结果 ① 眶下孔为圆孔(10%)和椭圆形孔(90%);②左右两侧眶下孔副孔总的出现率为2.5%。③眶下孔的长径为(4.24±0.91)mm(2.48~7.59 mm)。④眶下孔的短径为(2.55±0.48)mm(1.37~3.63 mm)。⑤眶下孔到眶下缘的距离为(8.54±1.60)mm(5.16~13.63 mm)。⑥眶下孔到梨状孔外缘的距离为(16.55±2.01)mm(11.73~23.17 mm)。  结论 完善人颅骨眶下孔的形态学资料,为临床开展眶下孔的应用研究提供数据。

    断层影像解剖
    双源CT检测和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评价
    刘云霏,马延贺,王长月
    2015, 33(3):  269-272.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08
    摘要 ( 5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双源CT增强扫描检测和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评价。 方法 使用双源CT对冠状动脉进行0.6 mm层厚横断面增强扫描,根据CT值将斑块分为钙化、非钙化和混合斑块。病理分型作为对比标准。  结果 病理切片发现75个斑块,63个斑块被双源CT检测, 双源CT对检测所有斑块的敏感性为84%(63/75),对检测I~III型的敏感性为0%,对检测IV型、Va型、Vb型和Vc型的敏感性分别为77.8%、80%、97.9% 和85.7%。 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和非钙化斑块的平均CT值 (分别是:416.5±94.4 HU、142.8±48.6 HU和46.3±34.2 HU;P<0.05) 有明显差异。以脂质为主的斑块(IV型和Va型)和以纤维为主的斑块( Vc型)的平均CT值(分别是:30.4±24.4 HU和73.3±23.3 HU;P<0.05)有显著差异。  结论 双源CT增强扫描能够检测不同类型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的平均CT值能够代表斑块的主要成分,且与病理分型有很好的一致性。

    256层CT灌注成像和三维重建对乳腺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姜敏,张刚庆,高鹏,李武铭,温建燔,张国伟
    2015, 33(3):  273-277.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09
    摘要 ( 7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256层CT灌注成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乳腺疾病诊断和术前评估的意义。  方法 采用256层CT对50例经彩超或钼靶发现有乳腺肿物的患者进行灌注扫描,结合术后病理结果,分析不同性质乳腺肿瘤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的灌注成像指标,以及乳腺三维重建对临床手术的指导作用。  结果 256层CT灌注成像指标值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维重建模型可以全方位地观察病灶情况,为术前评估提供了依据。   结论 256层CT灌注成像能从血流动力学方面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三维重建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助于乳腺癌的术前评估。

    肾上腺静脉MSCT影像解剖研究
    李晓燕,吕发金,周永霞,张翱,胡良波,刘丹
    2015, 33(3):  278-283.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10
    摘要 ( 7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MSCT准确显示肾上腺静脉正常解剖结构及变异,为临床提供影像解剖数据。  方法 回顾分析上腹部CTA患者108例。薄层MIP/MPR评估测量肾上腺静脉管径、长度及走行路径。  结果 ①右侧:显示率64.81%(70/108),变异5.71%(4/70);汇入下腔静脉7点至8点间占优势42.42%;其管径Rr (2.19±0.56) mm,腺外段长度RD1 (5.02±1.82) mm,汇入下腔静脉距右肾静脉汇入距离RD2 (40.69±12.96) mm,汇入口开口向下角度RA (60.25±17.85)°。②左侧:显示率97.22%(105/108);变异14.29%(15/105);肾上腺静脉管径Lr (2.39±0.56) mm,腺外段长度LD1 (7.28±4.01) mm,膈-肾上腺静脉干管径LR (3.65±0.93) mm,膈-肾上腺静脉的共干段长度LD2 (14.07±6.77) mm,膈-肾上腺静脉汇入左肾静脉点至下腔静脉左侧缘距离LD3 (32.89±4.85) mm,膈-肾上腺静脉汇入左肾静脉开口向内的角度LA1 (118.06±18.49)°,肾上腺静脉与膈静脉共干段开口向下的角度LA2 (156.15±13.81)°。  结论 MSCT可显示大部分右侧肾上腺静脉及绝大部分左侧肾上腺静脉正常走行及变异,测量相关影像解剖数据,为AVS等手术方案提供影像数据。

    数字解剖
    数控机床技术在下颈椎个体化导向模板制作中的应用
    白宇哲,李长树,徐楚,宋颖,徐迪威,李鉴轶,唐雷
    2015, 33(3):  284-287.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11
    摘要 ( 5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数控机床加工技术为下颈椎椎弓根螺钉个体化导向模板提供一种新的加工方法。  方法 取1具下颈椎标本(C3~7)进行CT扫描,在Mimics14.11中重建颈椎三维数字椎骨模型,依据三维椎骨模型在Geomagic studio12软件设计椎弓根导向模板,采用数控机床技术制造出金属材质的个体化导向模板,使用个体化导向模板辅助在下颈椎标本上置入椎弓根钉,根据术后CT数据评价椎弓根钉道位置。  结果 使用5个导向模板辅助钻削10个椎弓根钉道,术后CT扫描示所有钉道均位于椎弓根内。计算水平面绝对偏差值为(0.44±0.23)mm,矢状面为(0.37±0.20)mm,计算机模拟置入3.5 mm椎弓根螺钉置入椎弓根内,1级螺钉9枚,2级螺钉1枚。  结论 应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利用逆向工程原理设计并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制作椎弓根螺钉导向模板,操作简单,准确性高,为下颈椎椎弓根导向模板提供了一种全新、安全的方法。

    利用2D/3D配准技术开展直立位颈椎椎间孔形态学测量的可行性研究
    叶强,李鉴轶,李鹏,孔祥雪,李绍林
    2015, 33(3):  288-290.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12
    摘要 ( 7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利用2D/3D配准技术开展直立位颈椎椎间孔形态学测量的可行性研究。  方法 采集7位健康成年志愿者颈椎的CT影像,对其进行三维重建获得颈椎三维模型,并采集同一志愿者保持同一姿势时的颈椎直立正侧位X线平片,在图像处理软件Mimics中建立虚拟X线场景,采用2D/3D图像配准还原摄平片时颈椎的位置,并利用Rapidform XOR3软件测量两种位置的椎间孔面积。 结果 利用2D/3D图像配准方法,可获得颈椎直立位的三维位置数据,共测得56个椎间孔卧位及直立位两位置椎间孔面积,卧位椎间孔面积为(50.9±14.2) mm2,直立位椎间孔面积为(83.6±23.5) 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07,P<0.05)。 结论   利用2D/3D配准技术可获得颈椎直立位椎间孔的形态学参数,直立位与卧位椎间孔有显著差异,但其准确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基于薄层CT数据的胫骨近端接骨板标准件库的建立及意义
    杨洋,张国栋,陈宣煌,郑晓晖,黄华军,吴章林,欧阳汉斌,陆俭军,黄文华
    2015, 33(3):  291-294.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13
    摘要 ( 4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胫骨近端接骨板标准件库建立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集6套全规格胫骨近端接骨板薄层CT扫描的原始数据,导入Mimics14.0中进行三维重建,以STL格式文件输出至Geomagic对三维模型进行形态学优化。在Mimics中进行体积恢复。利用MedCAD绘制圆柱体状钉道模拟现实锁定钉方向,并完成带钉接骨板形态学标准件库建立。   结果  (1) 完成186块带钉的接骨板标准件的建立;(2) 经Geomagic外观优化以及Mimics体积恢复,使接骨板三维模型具有较高仿真度。  结论 (1) 基于CT扫描的数据,通过逆向工程软件处理可以实现骨科接骨板的标准件库制备; (2) 接骨板与钉道选择性的组合方式适用于骨折内固定植入手术的数字化设计。

    计算机3D建模在个体化寰枢椎椎弓根钉最佳进钉方式的研究
    王玮琦,覃涛,王婷,郑东
    2015, 33(3):  295-300.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14
    摘要 ( 5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3D建模技术设计寰、枢椎椎弓根钉手术模拟系统, 为迅速模拟置钉安全区、置钉方案及统一术前设计操作标准。  方法    从本院PACS系统14例健康成人(男7例,女7例;年龄30~68岁,平均45岁)的寰枢椎CT连续断层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0.01软件,三维重建后利用.dwg文件导入3dmax2009。确定三维参照坐标和原点,导入标尺确定进钉点,导入原创设计阵列模型,寰椎以3.5 mm直径,长度为22 mm螺钉,枢椎以3.5 mm直径,长度为24 mm螺钉为研究对象,模拟安全区置钉区间内最佳置钉方案,记录最佳置钉数据,最后输入最佳置钉数据指导计算机模拟置钉,并在透视图中观察置钉效果。  结果    185个元素符合寰椎进钉要求,枢椎395个元素符合进钉要求。通过透视图检查,其中寰椎27枚,枢椎25枚共53枚最佳角度模拟螺钉均准确位于椎弓根内。对双侧椎体左、右侧直径3.5 mm椎弓根螺钉最远距离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利用数字3D建模技术能建立标准、简化、精确地术前设计。

    CT三维重建技术估算再造手指整形皮瓣形状的研究
    王凌宇,田光磊,王满宜
    2015, 33(3):  301-304.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15
    摘要 ( 6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CT数据三维重建技术及CAD(computeraided design)技术,估算再造手指整形皮瓣的形状。  方法 复制20名健康成人正常右手拇、示、中、环指、右足第2趾的石膏模型,采集其三维CT数据并重建,用计算机软件模拟趾腹减凸术、趾狭窄膨隆术,勾画出所需皮瓣形状。  结果 模拟趾狭窄膨隆术所需皮瓣形态大致分为两型:蟹爪型和十字型。模拟趾腹减凸术所需皮瓣也可分为两型:水滴型和椭圆型。同一患者的拇、示、中、环指的皮瓣基本属于同一型。  结论 本方法可较为直观地估算出第2趾与拇、手指指腹的形态差异,可以获得整形皮瓣的立体形状,皮瓣形状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为每一名患者个性化设计才能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实验研究
    CRMP4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
    张丹丹,谭明会,叶永恒,陈克恩,李素梅,武凤鸣,郭国庆
    2015, 33(3):  305-310.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16
    摘要 ( 4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RMP4对海马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 方法    利用PCR技术扩增CRMP4目的基因片段,与病毒载体连接,经过PCR、酶切和鉴定后与包装质粒共转293T细胞,制备慢病毒载体,之后感染海马神经元,观察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变化,并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扩增出CRMP4目的基因,成功构建CRMP4慢病毒载体,病毒滴度为1.0×107~1.0×108 U/ml;对照细胞转染空质粒后见GFP表达,分布于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细胞随着发育不断极化,分化出树突和轴突,突起不断延长;过表达CRMP4后,可见神经元的突起延长,分支较对照组增多;定量结果显示,神经元突起总长度包括树突和轴突均较对照组增多,分支数目亦较对照组增多,差异显著(P<0.05)。 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大鼠CRMP4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过表达CRMP4基因可以促进神经元突起的生长。

    Runx2重组慢病毒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促进其成骨分化的研究
    李庆庆,王大平,熊建义,黄江鸿,付志杰
    2015, 33(3):  311-315.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17
    摘要 ( 5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重组Runx2基因的慢病毒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使其Runx2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观察BMSCs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Runx2基因促进BMSCs的成骨分化情况。  方法 PCR扩增Runx2基因,并连接到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Pez-lv201,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包装,测得慢病毒液滴度。取4周龄SD大鼠胫骨,分离、培养B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将Runx2重组慢病毒感染BMSCs。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分析BMSCs成骨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 Runx2基因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测得慢病毒液滴度为1.6×109 TU/ml。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CD90和CD105,表达率为99.8%、99.3%。重组慢病毒感染后实验组细胞形态呈成骨样细胞改变;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实验组Runx2、OCN、osteonectin、ALP、BMP-2、OPN基因的表达水平随时间推移而增高;对照组上述基因均无明显表达。  结论 利用Runx2重组慢病毒感染BMSCs,使其高表达Runx2基因,可以使OCN、osteonectin、ALP、BMP-2、OPN基因表达增强,说明Runx2基因可以促进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

    脊髓压迫性损伤神经纤维溃变与Caspase-12介导的少突胶质细胞凋亡
    伍修宇,于鹏辉,蔡世昌,孙善全,汪克建,黄思琴
    2015, 33(3):  316-319.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18
    摘要 ( 5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脊髓压迫性损伤白质神经纤维溃变与少突胶质细胞凋亡关系。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大鼠脊髓压迫器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性损伤模型,运用luxol fast blue(LFB)、TUNEL等方法来检测的白质神经纤维溃变及少突胶质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蛋白Caspase-12表达变化。  结果 脊髓受压后,白质髓鞘化神经纤维出现水肿,排列疏松、髓鞘缺失等退行性溃变;白质少突胶质细胞凋亡数目随着脊髓压迫时间逐渐增加(P<0.05); Caspase-12表达随压迫时间延长而上调。 结论 Caspase-12介导的少突胶质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脊髓压迫性损伤神经纤维溃变。

    17β-雌二醇对脂肪细胞内脂滴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邓婷,颜玲
    2015, 33(3):  320-324.  doi:R329.28; R622
    摘要 ( 2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hASCs成脂分化过程中脂滴相关特异基因DNA断裂因子相似蛋白C(The cell death-inducing DNA fragmentation 45-like effector, CIDEc)、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1, Plin1)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对3例患者行脂肪抽吸术,并进行hASCs培养及传代,鉴定表面标志物;经典鸡尾酒法诱导其成脂,不同浓度(10-8、10-7、10-6 mol/L)17β-雌二醇(17β-E2)作用于细胞,分别于24 h、4、7、11d收获细胞,用RT-PCR检测CIDEc、Plin1 mRNA表达情况。  结果 各组细胞经药物作用后,脂肪细胞中CIDEc及Plin1 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17β-E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而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CIDEc及Plin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于7 d和4 d达到高峰期,其后逐渐下降。当17β-E2浓度为10-6 mol/L时,细胞中CIDEc及Plin1 mRNA的表达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加入雌激素受体阻滞剂ICI182780的一组细胞,雌激素对CIDEc 及Plin1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  结论 17β-E2能够显著降低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CIDEc及Plin1的mRNA表达,并可能通过这一途径抑制脂肪细胞内脂滴的增殖。

    一种兔腰椎间融合模型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汤嘉军,杨宇超,陈国荣,张忠民
    2015, 33(3):  325-330.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20
    摘要 ( 4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兔腰椎骨性结构测量数据建立一种稳定的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模型,为组织工程学研究提供标准化的模型参考。  方法 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2.5 kg)44只,随机分为A、B、C、D四组, A组(n=10)用于解剖进行腰椎椎体测量,B组(n=12)行L4/5椎体间椎骨融合术加内固定;C组(n=12只)行L4/5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未进行内固定,D组(n=10)行单纯显露加横突破坏。B、C、D 3组造模后4周行X线检查,术后12周取标本进行大体观察、Micro-CT、生物力学及组织学切片检查。  结果 B组仅出现1例因固定螺钉进入椎管导致脊髓损伤造成双下肢瘫痪。手触法检测B组融合率为100%(12/12),C组融合率为75%(9/12),D组标本未见椎间盘损伤及间隙破坏。影像学B组植入骨块位置明显优于C组,融合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组织学提示B、C两组椎体间融合部位均可见新生软骨,C组中可见植骨块脱出后形成软组织空腔。生物力学显示B组最大载荷显著高于C组(P<0.05)。   结论 在兔腰椎解剖基础上进行兔腰椎间植骨融合模型制作是安全、可靠的。内固定装置可以为椎间植骨块提供稳定的融合空间,防止植骨块脱离融合位置,有助于提高该模型的融合效率。

    畸形与变异
    实验研究
    改良人颅咽管瘤原代细胞培养方法
    陈铭,刘忆,潘军,石瑾,万仁宽,汪潮湖,宋烨,漆松涛
    2015, 33(3):  331-335.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21
    摘要 ( 6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一种改良人颅咽管瘤细胞培养方法。  方法 根据文献报道和自己的经验,改良既往文献报道的颅咽管瘤细胞培养方法,对两种病理类型的人颅咽管瘤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同时对其进行纯化与传代。通过观察细胞镜下形态、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细胞增殖实验对原代细胞进行鉴定。  结果 改良后的培养方法培养出的颅咽管瘤细胞从组织块中爬出,排列紧密,透亮且折光性强。细胞免疫组化显示,两种病理类型的细胞均为颅咽管瘤细胞。增殖实验显示,细胞在体外仍具有较好的增殖和分裂的能力。  结论 本研究改良了人颅咽管瘤原代细胞的培养方法,具有简单、经济、成功率高等特点,为颅咽管瘤基础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临床研究
    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研究
    梁英杰,张光明,温世锋,郭东明,徐中和,刘恩志,钟润泉,肖文德,尹庆水
    2015, 33(3):  336-340.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22
    摘要 ( 7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异位骨化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应用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 在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颈椎X线片上测量置换节段矢状位、冠状位活动度,并根据McAfee分级法判断末次随访时置换节段的异位骨化情况。 结果   术后患者23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7~36个月。末次随访置换节段矢状位活动范围(5.5±2.2)°;冠状位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3.4±1.2)°和(3.6 ±0.8)°。共有5例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出现置换节段假体周围异位骨化,发生率21.7%。  结论   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存在一定的异位骨化发生率,与文献报道相符,术者应有意识地预防异位骨化的发生以避免置换节段的活动度丢失。

    胫骨前肌肌腱在膝关节置换术胫骨髓外定位系统中的作用分析
    王新光,郭汉明,肖军,郑少伟,史占军
    2015, 33(3):  341-343.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23
    摘要 ( 9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胫骨前肌肌腱在膝关节置换术胫骨髓外定位系统的作用。 方法   59例行膝关节置换术中患者的59个下肢,用X线定位胫骨冠状位力线以及踝关节中点,并在皮肤上标志,标志胫骨前肌肌腱内侧缘纵轴,在内、外踝连线上测量胫骨前肌肌腱内侧缘距离踝关节中点的距离,测量胫骨力线与胫骨前肌肌腱交点到内、外踝连线距离,并用独立t检验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   胫骨前肌肌腱内侧缘在内、外踝连线上与踝关节中点距离为(13.32±2.75) mm,胫骨前肌与胫骨力线交点与内外踝连线距离(71.23±6.45) mm,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胫骨前肌肌腱在胫骨远端有2个可以作为膝关节置换术中髓外定位系统中胫骨远端解剖标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Coflex棘突间固定装置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价值
    郑晓青,昌耘冰,李梦远,何宇翔,郑秋坚
    2015, 33(3):  344-348.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24
    摘要 ( 7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Coflex棘突间固定装置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随访期>5年的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15例,其中Coflex组54例,融合组61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前和末次随访时JOA、ODI、VAS、 SF-36评分;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邻近节段椎间活动度增加量、椎间隙高度丢失量及Pfirrmann 分级评定。  结果    两组间临床观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椎间活动度增加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融合组椎间隙高度丢失量较Coflex组明显(P<0.01);融合组相邻节段椎间盘Pfirrmann分级进展较Coflex组明显(P<0.05)。   结论 Coflex植入术和融合术临床疗效相当,并能延缓影像学上的邻近节段病变。

    髂骨螺钉联合磷酸钙骨粉在腰骶椎结核中的应用
    胡资兵,曾荣,魏波,魏劲松,孙欣,林颢,陈思圆
    2015, 33(3):  349-353.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25
    摘要 ( 6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后路病灶清除、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抗生素-磷酸钙骨粉填充椎间隙的方法治疗腰骶椎结核。 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腰骶椎结核患者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23例,年龄19~75岁,平均38岁。病变节段为L4/5~S1/2,术前后凸成角5°~18°,平均9°。治疗组21例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髂骨螺钉联合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隙及骨缺损区填充抗生素/磷酸钙骨粉;对照组21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入和椎体钉棒固定。随访6个月~2年,平均12个月。  结果 术后治疗组3~6个月骨缺损区修复、植骨融合,平均融合时间4个月;对照组融合时间5~9个月,平均7个月。治疗组术后后凸成角0~4°,平均2°;对照组术后后凸成角3~11°,平均7°(P<0.05)。疗效按Chen 等标准评定,治疗组优17例,良2 例,总优良率90.5%; 对照组优13例,良3例,总优良率76.2%。术后末次随访结果显示脊柱病变节段稳定,病例无复发。  结论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抗生素-磷酸钙骨粉填充椎间隙及骨缺损区、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的方法治疗腰骶椎结核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椎旁肌间隙与传统入路置钉技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效果比较研究
    薛厚军, 潘磊, 黄必留, 刘青华, 李捷, 陈伟雄, 王诗成
    2015, 33(3):  354-356.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26
    摘要 ( 7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椎旁肌间隙与传统入路置钉技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从2011年4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对两组患者均行后侧入路置钉手术。观察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置钉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置钉技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d、1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以及两组术后的椎体高度矫正率对比。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9.52±12.15)min,出血量为(139.61±36.25)ml,引流量为(59.62±9.15)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8.57±9.98) min,(413.54±29.83)ml,(373.14±11.8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1月、半年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5.01±0.98)、(2.33±1.13)、(0.71±0.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5±1.15)、(3.09±1.25)和(1.74±0.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矫正率达到了(96.80±2.51)%,对照组的(95.68±2.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椎旁肌间隙入路置钉技术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上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矫正率与传统入路无差异的特点,安全性好,患者恢复情况好,值得临床的推广。

    微创经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评价
    钟浩博,孙春汉,马晋,刘伟乐,陈楚群,赖伟强,杨剑锋
    2015, 33(3):  357-359.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27
    摘要 ( 7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报道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患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对27例患者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5例,年龄58.2岁(46~74岁)。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7例,椎间盘开窗摘除术后复发3例,退变性腰椎不稳17例。  结果 切口长度4.2 cm(4.0~4.5 cm),手术时间90 min(70~160 min),术中出血量130 ml(90~2500 ml)。随访8~2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27例均获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腿痛评分从术前平均(7.4±1.1)分降至(2.4±1.3)分,VAS腰痛评分从术前平均(6.7±1.3)分降至(1.8±1.5)分。临床疗效评定:优22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2.6%。   结论 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在合理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是一种理想的下腰椎融合方法。

    踝上动脉降支蒂胫骨瓣移位治疗距骨缺血坏死
    杨晨晖,王克平,周海宇,夏亚一,刘建文,何余金
    2015, 33(3):  360-363.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28
    摘要 ( 4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胫前动脉踝上支降支蒂胫骨远端骨瓣移位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8例距骨创伤性缺血坏死患者,均采用胫前动脉踝上支降支蒂胫骨远端骨瓣移位治疗,术后石膏托固定踝关节4周。 结果 随访6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8例患者术后均获满意愈合,最终随访检查踝关节功能按Kenwight疗效标准评估,其中优6例,良2例。  结论    该骨瓣血管恒定, 血供丰富,手术操作简便,是治疗距骨缺血坏死的较理想方法。

    超声测量胃液量用于急诊手术患者呕吐发生的预测
    曹标,廖华,黄毅然,王肯纯,陈睿,韩晓峰
    2015, 33(3):  364-367.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29
    摘要 ( 5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在非创伤条件下,利用超声测量胃窦部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并计算胃液量,预测呕吐发生情况。 方法    (1)患者取半卧位,使用超声系统,腹部成像模式,换能器C60x/5-2MHz凸阵探头,扫描上腹部(剑突下)旁矢状平面,以肝左叶、腹主动脉作为体内标志物,顺时针或逆时针轻微旋转探头,以获得清晰的胃窦图像。在超声图像中测量胃窦部沿身体头尾方向及前后方向的最大直径(D1和D2),计算CSA,即CSA=π×D1×D2/4。收集87例急诊手术患者的胃窦部CSA并根据Bouvet回归方程计算胃液量。(2)为进一步判断超声测量胃窦部CSA计算胃液量对呕吐的预测,另收集113例急诊手术患者胃窦部CSA并计算胃液量,按胃液量将患者分为3组:A组:胃液量≤0.4ml/㎏;B组:0.4ml/㎏<胃液量≤0.8ml/㎏;C组:胃液量>0.8 ml/kg。 结果 超声测量患者胃窦部CSA具有可行性;急诊手术进行麻醉诱导前测量的胃窦部CSA与胃液体积存在正相关,且胃窦部CSA可用于判断围手术期呕吐发生的机率;呕吐误吸危险性标准为胃液残留量>0.8 ml/kg。 结论   利用超声测量胃窦横截面积(CSA)并计算胃液量,以此来预测呕吐发生是可行的,有望在今后应用于急诊手术中。

    综述
    畸形与变异
    肝总动脉及脾动脉吻合支伴胃左动脉变异1例
    王帅,韦启瑾,何鹏臣,陈伟成,程海飞,甘胜伟,孙善全
    2015, 33(3):  375.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5.03.032
    摘要 ( 4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