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顾  问:钟世镇
名誉主编:徐达传
主  编:欧阳钧
主  任:黄美贤
国内发行:广东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订  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46-108
邮  购: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地  址: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510515
电  话:(020)61648203
E-mail:journal@chjcana.com
国内刊号:CN 44-1153/R
国际刊号:ISSN 1001-165X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5-25
      
    应用解剖
    胸椎椎间孔外韧带的解剖学观测
    张儒森, 赵庆豪, 赵健军, 朱炜嘉, 马润洵, 黎庆初, 刘则征
    2020, 38(3):  241-245.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01
    摘要 ( 10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T1~12椎间孔外口区域的韧带进行解剖学研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1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240个T1~12椎间孔进行解剖观测。鉴别所有出现的韧带,观察并记录T1~12椎间孔外口区域椎间孔外韧带的数量、形态、分布、起止位置和毗邻,并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每条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结果 在229个胸椎椎间孔外口区域共发现564个椎间孔韧带,另11个椎间孔外口区域未发现韧带,椎间孔外韧带的出现率为95.42%。韧带有2种类型,放射型占24.11%(136个),横跨型占75.89%(428个)。放射型韧带在T1及T9~12节段较为常见,而在T2~8节段则相对较少。其中有43.44%(245个)韧带分布于椎间孔外口区域的前部,39.89%(225个)分布于后部,11.35%(64个)分布于上部,5.32%(30个)分布于下部。  结论 胸椎椎间孔外口区域存在2种类型的韧带;其中放射型韧带可能是一种脊神经抗牵拉的结构,对脊神经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横跨型韧带可能是胸椎压缩性骨折后肋间神经痛的潜在原因之一。
    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曹禹文, 刘由军, 袁佳, 江凯燕, 徐聪
    2020, 38(3):  246-249.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02
    摘要 ( 5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的安全范围。  方法 选取20具成人颈椎标本,分别测量C3/C4至C6/C7各节段左右两侧V点与硬脊膜外侧距离、V点与椎动脉水平及垂直距离、小关节面宽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V点与硬脊膜外侧距离为:左(1.31±0.32)~(2.46±0.60) mm,右(1.29±0.35)~(2.75±0.45) mm,各节段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水平左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V点与椎动脉水平距离为:左(2.17±0.42)~(5.10±0.93) mm,右(1.99±0.39)~(5.00±0.71) mm,各节段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水平左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V点与椎动脉垂直距离为:左(11.05±1.06)~(13.47±1.12)mm,右(11.33±1.20)~(13.61±1.01)mm,同一水平左右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节段间比较C3/C4与C4 /C5无明显差异,其余节段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小关节面宽度为:左(10.79±0.93)~(12.66±0.88) mm,右(10.86±0.68)~(12.54±0.70)mm。  结论 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的安全范围宜控制在距V点内侧C3/C4至C6/C7各水平1.20~2.00 mm;磨除范围距V点外侧C3/C4至C6/C7各水平超过2.00~5.00 mm时可能到达椎动脉体表投影处,因此需注意此时的手术进入深度宜控制在:C3/C4~C6/C7各节段距V点11.00~14.00 mm。
    可吸收线治疗骨性锤状指皮肤切口的解剖研究
    谭周勇, 谭亮, 傅小宽, 刘英男, 魏瑞鸿, 方锡池, 庄永青
    2020, 38(3):  250-253.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03
    摘要 ( 5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测量末节手指,为可吸收线治疗骨性锤状指手术皮肤切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随机选取16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拇指、示指、中指、环指和小指各16根。测量指伸肌腱止点到指远侧纹指背投影线的距离、甲基质近端到肌腱止点远端的距离、肌腱止点处的宽度,确定皮肤切口的长度和宽度。  结果 (1)肌腱止点宽度:拇指(10.72±0.42)mm,示指(6.14±0.33)mm,中指(6.73±0.39)mm,环指(5.63±0.37)mm,小指(4.64±0.38)mm;(2)肌腱止点到甲基质近端距离:拇指(1.53±0.12)mm,示指(1.46±0.08)mm,中指(1.48±0.07)mm,环指(1.42±0.07)mm,小指(1.42±0.08)mm;(3)肌腱止点到指远侧纹指背投影线距离:拇指(6.12±0.55)mm,示指(5.03±0.36)mm,中指(5.15±0.32)mm,环指(4.89±0.36)mm,小指(4.02±0.24)mm。  结论 用可吸收线捆扎固定撕脱骨块治疗骨性锤状指时在末节指背行“U”形切口,远端不宜超过甲基质近端,切口两侧宽度应越过肌腱止点各2.00 mm,既不影响血供也能充分暴露术野。
    断层影像解剖
    三角骨微结构的解剖学研究
    袁礼波, 徐永清, 张旭林, 罗浩天, 许育健, 赵万秋, 吴欢
    2020, 38(3):  254-258.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04
    摘要 ( 4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三角骨微血管的灌注及观察,明确三角骨滋养孔的位置分布、骨内血管的走形,同时对三角骨微结构进行进一步分析。  方法 利用明胶粉末和Pb3O4的混合灌注液,对12例标本进行灌注,灌注成功后通过Micro-CT进行扫描,将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血管的重建,对三角骨滋养孔的分布、骨内血管的走形、血管直径及骨微结构进行测量及分析。  结果    三角骨近端掌侧、体部尺背侧以及远端背侧可见较恒定的滋养孔,其中近端掌侧为(1.42±0.51)支,体部尺背侧为(1.58±0.51)支,远端背侧为(3.25±0.87)支;近端掌侧的滋养孔直径较粗为(0.52±0.07) mm,其余依次为(0.48±0.11) mm及(0.48±0.12) mm;近端掌侧、体部尺背侧及远端背侧滋养孔直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角骨近端掌侧的滋养血管向骨内的延续较深,维持一定骨内直径的同时与三角骨长轴平行;三角骨远端背侧的滋养血管较多,但延续入骨内的血管短浅。  结论    (1)三角骨近端掌侧、体部尺背侧以及远端背侧有恒定的滋养孔及滋养血管存在;(2)近端掌侧的滋养血管为三角骨的主要血供来源,其次是体部尺背侧的滋养血管;(3)三角骨背侧骨小梁的稀疏与背侧撕脱性骨折可能有相关性,但有待进一步验证。
    手舟骨骨内动脉的数字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张旭林, 徐永清, 何晓清, 罗浩天, 许育健, 袁礼波, 吴欢, 赵万秋
    2020, 38(3):  259-262.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05
    摘要 ( 6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Micro-CT对手舟骨骨内动脉进行可视化数字模型构建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12例离体人体前臂标本进行动脉血管灌注,Micro-CT扫描并运用Mimics20.0软件对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并分析重建数据,整理舟骨的滋养动脉分布。   结果 (1)重建出含骨内血管的腕舟骨数字化可视模型,可自由测量舟骨和血管的解剖数据,并清晰显示滋养动脉在骨内的分布及出入点;(2)右手复合组和左手复合组中滋养血管的数目分别为(4.670±1.366)支、(3.830±0.753)支,掌侧滋养血管分别为(1.670±0.516)支、(1.330±0.516)支,背侧滋养血管分别为(3.000±1.095)支、(2.500±0.548)支。  结论 离体腕部标本动脉灌注后骨内血管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手舟骨骨内滋养动脉的来源及空间分布,为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实验研究
    改变肌动蛋白聚合状态调控人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的线粒体动力学
    江鑫, 樊庭宇, 孙冰, 戴景兴, 欧阳钧, 钟世镇
    2020, 38(3):  263-269.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06
    摘要 ( 4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在人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肌动蛋白的改变及其介导的线粒体动力学改变。  方法 诱导人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检测肌动蛋白和线粒体动力学的改变。在人成纤维细胞中打断(细胞松弛素D,Cyto D)或者促进(Jasplakinolide,JAS)肌动蛋白的聚合,于处理的第1、4、7 d分别进行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等实验检测细胞性能及线粒体动力学相关指标。  结果 Cyto D减弱成骨诱导液效果,JAS增强成骨诱导液效果。JAS增强线粒体动力学效果比Cyto D更加显著。  结论 肌动蛋白的聚合促进细胞成骨分化;肌动蛋白的聚合或解聚影响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线粒体与细胞骨架肌动蛋白的共定位比率。Cyto D和JAS引起的对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和线粒体动力学的改变,可为研究细胞线粒体以及成骨分化机制提供生物学信息。
    橙汁提取物生物制备银纳米颗粒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文凤, 宋晨, 熊伟荣, 王国保, 王孝娴, 邱小忠, 王乐禹
    2020, 38(3):  270-276.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07
    摘要 ( 6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橙汁提取物生物制备银纳米颗粒产量最大化的条件;评价其银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 检测反应体系在不同pH、温度与反应时间等条件下银纳米颗粒产量变化,探索最佳反应条件;通过CCK-8试剂盒、扫描电镜和抑菌实验评价银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  结果 在pH=8.0、0 ℃、反应时间为4 h条件下银纳米颗粒产量最高。制备的银纳米颗粒呈球形或椭球形,平均粒径为15.54 nm,Zeta电位为-34.46,分散良好。浓度介于6.25~50 μg/ml的银纳米颗粒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和红细胞均无毒性作用。在12.5 μg/ml及以上浓度银纳米颗粒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100 μg/ml及以下浓度银纳米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未见明显抑制作用。  结论 在pH=8.0、0 ℃、反应时间为4 h条件下利用橙汁提取物制备银纳米颗粒产量最高,这种银纳米颗粒粒径小、分散均匀、不易团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
    虫草素对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脑损伤的影响
    马竞, 何文龙, 高重阳, 余瑞云, 薛鹏, 牛永超
    2020, 38(3):  277-282.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08
    摘要 ( 3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虫草素对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氧化应激指标和脑组织Caspase-3和p53表达的影响。  方法 首先,给药组大鼠每天分别腹腔注射虫草素5、10、20 mg/kg,连续10 d;然后,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造模24 h后,盲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称重法检测脑含水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损伤,Tunnel染色检测脑细胞凋亡,RT-PCR检测Bcl-2、Bax、Caspase-3和p53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ax、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试剂盒检测SOD,MDA,GSH水平。  结果 给药组与MCAO组相比,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脑含水量显著减少,细胞损伤减轻,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Bax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MDA含量显著下降,SOD和GSH含量显著上升,Caspase-3和p5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且这些效果随着虫草素给药量的增加更加显著。  结论 虫草素能够缓解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和降低脑缺血引起的脑含水量升高,并能抑制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从而减缓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造成的损伤。
    左卡尼汀经β-catenin信号通路保护环磷酰胺所致大鼠睾丸损伤
    曾鹏, 祁蕊, 王锦, 孙潇, 代佑果, 张鹏飞, 杨力, 郭泽云
    2020, 38(3):  283-288.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09
    摘要 ( 4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L-carnitine,LC)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所致大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1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NS)组,CP组,CP+LC组,腹腔注射给药。观测大鼠体重、精神等一般情况及睾丸重量,采用HE染色检测睾丸损伤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睾丸内β-catenin的表达。  结果 CP组大鼠睾丸重量低于NS组(P<0.05),CP+LC组大鼠睾丸重量比CP组有所恢复(P<0.05);HE染色显示CP组和CP+LC组比NS组生精细胞层数减少(P<0.05),但CP+LC组较CP组生精细胞层数增多(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均显示CP组β-catenin的表达量高于NS组(P<0.05),CP+LC组β-catenin表达量低于CP组(P<0.05)。  结论 左卡尼汀可下调β-catenin信号进而对环磷酰胺所致大鼠睾丸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可能对抗瘤药引起的男性生育障碍具有潜在的治疗意义。
    肌肽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氧化应激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何鑫, 杨文强, 李宗泽, 于露, 赵艳, 鲁美丽, 杨菁
    2020, 38(3):  289-294.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10
    摘要 ( 4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肌肽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对氧化应激、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60只SPF级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为对照组,其余予以高糖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注射链脲佐菌素3 d后,将符合糖尿病标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肌肽(100、300、900 mg/kg)组。肌肽各组分别灌胃100、300、900 mg/kg肌肽,每日1次。8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PAS染色法观察大鼠肾形态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肾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  结果  DN大鼠建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肌肽组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肌肽各组大鼠mAlb、FBG、BUN水平下降,呈量-效依赖性关系(P<0.05),而SOD、GSH、GSH-Px的含量逐级升高,同时MDA和P-NF-κB P65含量减少。  结论 肌肽对DN模型大鼠肾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NF-κB信号通路异常激活有关。
    LncRNA MALAT1/miR-30a/ SOX4通路调节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罗黔, 吕杰, 王宁
    2020, 38(3):  295-300.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11
    摘要 ( 2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MALAT1-mir-30a-5p-SOX4轴在膀胱癌中的调控机制,以期阐明膀胱癌的分子机制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方法  RT-PCR检测mir-30a-5p、MALAT1及SOX4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检测验证mir-30a-5p和SOX4之间的生物学关系。通过体外实验研究mir-30a-5p和SOX4在T24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包括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结果 在膀胱癌细胞中,MALAT1的表达上调,mir-30a-5p表达下调(P<0.01);而sh-MALAT1抑制T24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P<0.01)。进一步的研究表明,MALAT1可以直接与mir-30a-5p相互作用,且SOX4是mir-30a-5p的靶点,SOX4可以被mir-30a-5p过表达下调(P<0.01)。  结论 敲除MALAT1可解除MALAT1对mir-30a-5p的抑制从而抑制SOX4,MALAT1可能通过调节miR-30a/ SOX4通路调节膀胱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茶多酚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汤银娟, 陈龙, 段彦之, 李姝, 朱斌, 左志敏, 王祥海, 李振林
    2020, 38(3):  301-307.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12
    摘要 ( 3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茶多酚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效果。  方法 成年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茶多酚治疗组、生理盐水组及假手术组,每组16只。前两组制备右侧坐骨神经夹伤模型后每天以灌胃法给药,假手术组仅暴露右侧坐骨神经但不做其它处理。术后14 d通过足印分析检测小鼠患肢的运动功能,针刺法检测感觉功能;随后每组6只小鼠取坐骨神经提取RNA进行qPCR检测,其余10只小鼠的坐骨神经用于制备NF-200和MBP免疫组化显示再生轴突与髓鞘;其腓肠肌称湿重后制备HE染色切片。  结果 相对于生理盐水组,茶多酚治疗组的运动及感觉功能检测指标均有改善;腓肠肌湿重比及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损伤神经的远端再生轴突及髓鞘也有提高。  结论 茶多酚能改善由神经损伤所致的行为学功能丧失以及神经病理改变。
    白花丹素调控ROS抑制NLRP3炎症小体减轻IgA肾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刘昌明, 黄香尘, 杜斌
    2020, 38(3):  308-313.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13
    摘要 ( 3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白花丹素对IgA肾病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    按Ying等改良的BSA+LPS+CCl4方法复制实验IgA肾病模型;然后,给药组大鼠每组分别腹腔注射10 mg/kg、20 mg/kg和50 mg/kg白花丹素,1次/d,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1次/d;8周后,全自动化学分析仪检测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流式检测ROS含量,试剂盒检测SOD活性和MDA含量,HE染色观察病理损伤,Elisa检测TNF-α、IL-18、IL-1β,蛋白印迹法检测NLRP3、ASC、caspase-1 p20、P13K、AKT和NF-kB蛋白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的尿蛋白、血清肌酸酐和尿素氮含量显著减少,ROS水平显著降低,SOD含量显著增多,MDA含量显著减少,MDA、IL-1β、IL-18和TNF-α的含量显著减少,NLRP3、ASC、caspase-1 p20、P13K、AKT和NF-kB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并且随着给药量的增加效果越显著。  结论    白花丹素通过降低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含量,减轻病理损伤,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NLRP3/P13K/AKT/NF-kB通路激活来减轻IgA肾病。
    临床生物力学
    成年人双侧膝关节形态学相似程度分析
    谢雨杉, 林泽宇, 谢普生, 黄文华
    2020, 38(3):  314-320.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14
    摘要 ( 2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比较双侧膝关节的形态学参数,评估利用镜像法逆向重建膝关节假体的有效性。  方法 以健侧为模板提取参数,基于逆向工程思路重建膝关节假体。实验共收集双侧CT分析区域数据正常的胫骨18例、股骨69例,进行三维重建,利用Geomagic Control 2015进行配准,分别计算双侧膝关节的胫骨、股骨的偏差体积和面积及软件处理偏差,分析双侧膝关节的形态学差异,验证镜像法结合逆向工程技术设计个性化假体的可行性。  结果 偏差分析结果显示,超过85%区域差异小于1 mm,双侧膝关节存在高度的相似性。用Geomagic进行曲面优化前后股骨表面积无显著差异(P=0.197),胫骨表面积也无统计学差异(P=0.798)。股骨相似程度为(0.3427±0.9956)mm,胫骨的相似程度为(0.4165±1.0714)mm。  结论 双侧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的关节面区域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可以利用健侧的股骨关节面原位逆向建模数据拟合的方法设计个性化假体。
    临床研究
    3D和超声引导经皮肝Ⅰ期造瘘联合硬镜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方兆山, 黄海, 杨剑
    2020, 38(3):  321-326.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15
    摘要 ( 3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3D)技术和超声(US)技术引导经皮肝Ⅰ期造瘘联合硬镜靶向碎石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价值。  方法 选取65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2组,观察组(3D+US组):3D和US技术引导经皮肝Ⅰ期造瘘联合硬镜治疗的患者33例;对照组(US组):US引导经皮肝Ⅰ期造瘘联合硬镜治疗的患者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65.6±12.9 min vs 74.5±13.6 min,t=2.686,P=0.009)短于对照组,差异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出血量(22.2±5.4 ml vs 25.7±10.2 ml,t =-1.748,P=0.085)、结石清除率(93.9% vs 90.6%,χ2=0.251,P=0.616)、术后住院时间(6.8±2.1 d vs 7.2±2.4d,t=0.751,P=0.456)、并发症发生率(9.1% vs 12.5%,χ2=0.196,P=0.658)等,差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D和超声引导经皮肝Ⅰ期造瘘联合硬镜靶向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是一种微创、安全、高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数字化仿真技术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中的应用
    戴海, 黄宗贵, 吴永祥, 毕振宇, 黎裕明, 徐应龙
    2020, 38(3):  327-330.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16
    摘要 ( 3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数字化3D模型虚拟手术对闭合复位顺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指导意义,评估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闭合复位顺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病例8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术前进行CT图像三维数字化重建并模拟手术过程,用以指导实际手术操作;对照组按照常规检查制定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随访情况。  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6~38个月,患者完全痊愈后均未发生疼痛,步态正常,均恢复日常生活及髋关节正常活动。X线片复查示骨折愈合良好。  结论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前进行3D重建及虚拟手术可指导手术过程,提高手术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DSA技术结合多普勒彩超在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定位中的应用
    李雷, 巨积辉, 周正虎, 方利平, 徐军, 邓伟
    2020, 38(3):  331-334.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17
    摘要 ( 3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DSA技术结合多普勒彩超对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进行术前定位,统计其定位准确性,评价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自2017年7月至2019年06月应用DSA技术结合多普勒彩超对154例160块股前外侧皮瓣进行术前穿支及旋股外侧动脉走形分布定位,以此指导手术中的皮瓣分叶设计及血管切取,统计术前定位准确性,皮瓣切取时间及移植成活率。  结果 本组154例160块皮瓣术前经DSA结合多普勒彩超定位穿支,与术中实际对比,穿支定位、血管分布均一致,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取皮瓣时间:25 min(10~60 min)。  结论 DSA技术结合多普勒彩超在股前外侧皮瓣穿支术前定位准确,可在临床中有选择地应用,利于指导术中寻找皮瓣穿支、减少供区损伤,缩短手术时间。
    指伸肌腱中央束损伤新分型及治疗方法分析
    陈纯玲, 庄永青, 张轩, 刘兆康
    2020, 38(3):  335-338.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18
    摘要 ( 10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目前指伸肌腱中央束损伤的各种分型,提出新分型论点,并根据不同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分析其疗效。  方法 在以往分型及新材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临床分型,并在术前根据不同分型确定相应的治疗措施,从2013年3月至2018年6月,共对25例纽孔畸形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保守治疗5例,成功2例,其余3例二期手术治疗。共23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钢丝固定5例,微型锚钉固定18例。  结果 术后随访6-38个月,按照Dargan功能评定法,其中优16例,良6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8%,疗效满意。  结论 根据病史及影像学资料,术前判断中央束损伤的分型,明确手术方式,临床病例证实分型具有可行性,并且取得满意效果。
    阴虚体质对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宫凤英, 刘钊汝, 王从容, 范钦, 刘诗雅, 李爱武, 吕英
    2020, 38(3):  339-342.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19
    摘要 ( 4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阴虚体质对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于南方医院古中医科门诊诊治的鼻咽癌患者中选取符合标准的150例进行分组及体质辨识,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样品组织中抑癌基因(RASSF1A、TP53、PTEN)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状态,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其表达。  结果 经中医体质问卷结合中医四诊辨识患者体质,在112例放射敏感患者中,属于阴虚质者17.86%(20人),在追踪复发患者(放射抗拒)38人中,阴虚质73.68%(28人);与其他体质患者相比,阴虚体质患者中的抑癌基因(RASSF1A、TP53、PTEN)甲基化比例增加,基因表达下调。  结论 阴虚体质更易出现放射抗拒性,高甲基化导致的抑癌基因失活可能是阴虚质鼻咽癌患者出现放射抗拒的内在机制。
    高龄女性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人工授精结局的比较
    孙丽, 葛明晓, 邢卫杰, 蔡柳洪, 陶欣, 李小利, 欧建平
    2020, 38(3):  343-347.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20
    摘要 ( 1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高龄妇女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的人工授精结局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580例高龄女性人工授精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自然周期201例,促排卵周期379例,比较两者的成熟卵泡数、妊娠率、流产率等,并分析其受不同促排卵方案和不同不孕原因的影响。  结果 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的生化妊娠率(8.45% vs 11.60%)、临床妊娠率(7.46% vs 10.29%)、异位妊娠率(0 vs 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然周期流产率(8/15,53.33%)高于促排卵周期流产率(7/39,17.95%)(P<0.05)。不同促排卵方案的成熟卵泡数量,CC组(1.87±0.85)、CC+HMG组(1.80±0.75)高于LE组(1.29±0.53)、LE+HMG组(1.38±0.63)、HMG组(1.35±0.60)、rFSH组(1.35±0.48)(P<0.05);临床妊娠率CC组(1/23,4.35%)低于其他组(P<0.05);各促排卵组的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患者各种不孕原因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高龄女性的自然周期流产率高于促排卵周期流产率; 高龄女性采取合适的促排卵方式可以提高宫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
    1910名初中新生慢性鼻-鼻窦炎与鼻中隔偏曲的相关性分析
    郑振宇, 丁怡戈, 李灏然, 王海威, 张宇, 李玲玲, 任芳芳, 王素洁, 王重建, 田广永
    2020, 38(3):  348-350.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21
    摘要 ( 3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初中新生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与鼻中隔偏曲的相关性。 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郑州市1910名12~15岁初中新生,采取问卷调查及专科体检的形式,根据量表、体检结果,了解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鼻窦炎患病情况,分析两者相关性。  结果 抽样初中新生慢性鼻-鼻窦炎的患病率为6.2%(119/1910);慢性鼻-鼻窦炎患病群体与非患病群体中,轻、中度鼻中隔偏曲的发生率分别为27.7%(33/119)和31.2%(559/179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2,P>0.05);重度鼻中隔偏曲的发生率分别为13.4%(16/119)和8.0%(144/179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8,P<0.05)。  结论 初中新生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与重度鼻中隔偏曲具有相关性。
    技术方法
    改良法制作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马昌榕, 刘燕, 蒋桔泉
    2020, 38(3):  351-354.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22
    摘要 ( 3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兔右冠状动脉穿线结扎后放松建立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0只,雌雄不限,体重(2.5±0.3)kg,分为两组,缺血再灌注组14只,假手术组6只。假手术组右冠状动脉只穿线不结扎,另一组通过预置缝线结扎30 min后松开线结构建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记录心电图情况、结扎前后肌酸激酶同功酶变化,术后软管插入离体心右冠状动脉验证结扎效果。  结果 ST段明显抬高、软管插入右冠状动脉不易拉出并肌酸激酶同功酶升高8例,制模成功率57%(8/14)。假手术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  结论 本实验改良制作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
    快速冷冻剂R-134a于石蜡切片制作中的应用
    晏纯, 李青耘, 叶俏娜, 曹薇, 肖玲
    2020, 38(3):  355-358.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23
    摘要 ( 3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上肢感觉神经功能重建技术研究现状
    王萍, 李沅衡, 李大宇, 吕莹, 叶生琴, 杨琳
    2020, 38(3):  359-362.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24
    摘要 ( 4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畸形与变异
    桡动脉高位变异1例
    宋炳琪, 张新月, 谷燕苓, 王晓洁, 隽康, 邓广耀
    2020, 38(3):  347.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28
    摘要 ( 3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右肾血管伴右卵巢静脉变异1例
    林检生,  聂娟,  余清平,  陈安,  李新华
    2020, 38(3):  367.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3.029
    摘要 ( 4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